我院自1987年10月-1995年2月,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保存完整的2000例病例,整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2000例中男性817例,女性1183例,男女比例约为2:3,女多于男。病程5个月以内者158例,2年以内者272例,5年以内者832例,5年以上者738例。突出髓核在L4-L5,L5-S1者占93%,L3以上者占7%,其中向左后突出者占60%,向右后突出者占30%,向正后突出者占10%。发病年龄最小者17岁,年龄最大者72岁。
二、临床表现:症状以腰腿疼痛、麻木、沉重为主症。体征:直腿抬高试验<60度(+),仰卧挺腹试验 (十),屈颈试验(十)。其中以腰痛为主者占17%,以腿疼为主者占35%,以腰腿同时疼痛者占48%。
三、影像学检查:X线片示:正位可见脊椎侧弯,棘突偏歪,椎间隙变窄;侧位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前窄后宽或前后等宽。CT检查报告: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致硬膜囊、神经根受压。
四、治疗方法
(一)、针刀闭合性松解术:
1.患者俯卧治疗床,腹下垫10—15cm厚的垫子,皮肤常规消毒,敷盖洞巾,带无菌手套。
2.施术方法:结合CT报告或X线片。(1)棘突间施术。在患椎上下棘突间,针刀垂直皮肤表面,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垂直,瞬间刺入,先切割棘上、棘间韧带,感觉手下有松动感时,再加压深入直达黄韧带,深度一般在2.5cm左右,到达黄韧带的感觉是刀下柔韧、阻挡感,然后调转针刀,平行于脊往纵轴,纵行剥离松解黄韧带数刀,出针刀,创可贴外敷。(2)横突间施术:在后正中线旁开2.5cm处,病变椎间盘上下腰椎横突间,针刀垂直于皮肤表面,刀口线平行于脊柱纵轴,瞬间刺入,深度直达椎板,先切割椎间小关节韧带.再加压沿椎板下缘松解横突问韧带,出针刀.创可贴外敷。(3)臀部和下肢压痛点施术:在患侧臀部和下肢寻找敏感压痛点,一般多在骶髂关节。“环跳”、“风市”、“承山”穴等处,针刀垂直于皮肤表面,刀口线与该处肌肉走行方向一致,施术部位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加压的瞬间刺入,先纵行疏通,再横行铲剥数刀,出针刀,创可贴外敷。
3.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前仔细检查所用针刀有无计体隐约断、裂刀刃卷曲。(2)棘突间施术时,深度不得超过黄韧带,以免损伤脊髓;横突间施术时,深度不得超过横突深度,以免损伤神经根或腹内脏器。
(二)骨盆牵引:患者抑卧位,抬高床尾15cm,采用短时间,大重量骨盆牵引术,一般牵引时间为20分钟,所用牵引重量一般为自身体重的1.5—2倍,视患者耐受程度牵引。
(三)手法:
1.椎间盘突出属侧偏型者采用旋转复位法,以腰椎间盘突出偏左为例,患者坐于方凳上,让一助手固定患者右膝部,术者坐于患者背后,右手从患者右腋下伸过搭在左肩上,左手拇指顶住患椎棘突,让患者放松,右手用力使患者前屈并右旋,当旋到最大限度时,再加大右旋力度;左手拇指同时上推棘突,听到“咔嚓’响声终止手法。
2.椎间盘突出属中央型者采用上提下压法,患者俯卧治疗法,让一助手站患者足端,双手握踝关节处.有节奏的上提、术者立于患者身旁,双手重叠压于患椎棘突,随助手上提而下压,上提下压20次后,让助手加大上提幅度,木者继而下压,听到“咔嚓”声即终止手法。手法结束后.让患者卧床3天。
治疗结果
症状全部消失,功能完全恢复为优,其中优者1720例.占86%;症状基本消失.功能完全恢夏为良;其中良者164例,占8.5% :症状和功能有一定恢复为好转.其干好转者82例.占4.1%;症状和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为无效.其中无效者34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3%。
体 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软组织损伤、椎间盘退行性变、骨错位等因素,导致脊椎内外组织动态平衡夫调,人体正常力学平衡被破坏,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硬膜囊、神经根;椎间盘突出后,椎间隙变窄.使得后纵韧带产生皱褶现象,并与周围软组织产生粘连。以上两种病理改变而出现腰腿疼痛为王的病症.运用小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牵引和手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体会如下:
一、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一)统复脊椎内外组织的动态平衡和生物力学平衡。行小针刀手术时,剥离松解病变椎间盘的周围.组织,深人到椎管外的脊椎静脉丛、脊段动脉背支及神经很出椎间孔后的背支神经;这些组织均来自椎管内的神经血管,所以当针刀刺激椎管外侧椎间小关节处的韧带及黄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等软组织时,此处的神经血管感受器必将引起椎管内和椎间金周围的神经皿管相应的保护性修复。此外,小针刀这种多孔道的小创伤;不仅为新生的小血管开创了新的通道;同时也使局部病灶产生新的创伤性、化学性和免疫性反应.从而调整了病变处的不良反应,促使神经根处炎性水肿的吸收和病变椎间盘的修复,从而达到脊椎内外组织的动态平衡和主物力学平衡。
(二)关于小针刀的镇痛作用,多数患者的敏感压痛点处,经小针刀松解后,疼痛随之消失,这可能与下述机制有关:1. 小针刀在病变组织的机械刺激,产生微量机械热,这种热能可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微循环通畅,局部病灶的血运丰富后,能迅违带走病变部位堆积的致痛物质,如5一羟色胺、缓激肽、乳酸等;2,敏感压痛点多在组织粘连结疤处,腰椎间盘突出后,腰部各组织的解剖位置发生微细的错动,从而破坏了组织间的动态平衡,它的病理变化是组织间的充血、水肿、粘连、结疤。而人体自身的保护性作用,对病变处进行修复,日久产生“能量”的堆积。在敏感压痛点施术,经小针刀松解。疏通、剥离,患者产生酸麻重胀感觉,并沿一定方向传导,这是一种病变组织所堆积“能量”的释放。临床证实,随着“能量”的释放,敏感压痛点亦随之消失。
二、骨盆牵引和手法的作用
1.骨盆牵引可以拉大椎间隙,使因椎间隙变窄,后纵韧带的皱褶得以平展,并使栾缩或驰张的肌肉韧带得以纠正。另外,短时间大重量的牵引,可使椎间隙内呈一过性负压,有利于突出物的回纳。
2.手法复位可使小关节产生屈曲、扭转、椎间盘被滑动挤压,促使突出物发生位置和形态的变化,从而解除突出物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性刺激。
总之针刀疗法必须配合牵引、手法,才能提高疗效。针刀除上述作用外,还能对神经根周围的粘连得到不同程度的剥离。牵引和手法,使受压的神经根偏离其受压的位置,以消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但是牵引和手法后,由于脊柱的错动和患椎软组织的扭曲,还会刺激到神经根而引起周围水肿,所以有少数病人,经牵引手法后反而疼痛加剧,但一般不超过6小时。经卧床3天后可再行针刀术。在康复的患者中复查CT,86%未见髓核还纳。经治疗后6年以上的随访未见1例复发。综上说明针刀疗法的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确切疗效。但使髓核还纳可能性不大,其机制还有待探讨。
1、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应用针刀疗法治疗2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2、转载地址:http://www.zhendaoyixue.cn/view/28
3、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针刀医学研究中心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针刀医学研究中心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针刀医学研究中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